来源: 甘肃经济报记者 苏海琴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8日
天时地利人和。葡萄酒作为健康、高雅生活品味的特质已越来越深入人心,一个新兴的特色富民惠农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人们愈来愈注重健康、品味和文化的消费意识,对葡萄酒的接纳和喜爱程度将逐步加深,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葡萄酒产业西移趋势的全面加速,河西走廊投资优势的逐渐凸显,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酒类生产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的产业政策为甘肃省加快发展葡萄酒产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国家“十二五”葡萄酒行业规划与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打有机牌走高端路”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为下一阶段转型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
■战略部署
甘肃省人民政府携两千七百多万陇原儿女,已将醉人的葡萄挂满枝头,真诚欢迎各方宾朋一同采撷这天赐果实,并将她酿成美酒传扬四方!共同助力并见证甘肃的腾飞!
“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品种区划,初步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及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个,建成特色酒庄10个,建立覆盖全国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到2015年,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酿酒葡萄产量达到15万吨;在全国的份额提高到10%左右;葡萄酒出口量达到1000吨。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80亿元,实现税收20亿元,利润35亿元。
“十二五”期间,建成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有机葡萄酒产区,形成完善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有机葡萄酒、冰葡萄酒行销国际市场,建成特色酒庄100个。到2020年,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酿酒葡萄产量达到40万吨;葡萄酒产能达到50万吨以上,葡萄酒产量达到25万吨左右;销售额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0%以上,在全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5%左右;葡萄酒出口量达到1万吨。葡萄酒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税收135亿元,利润220亿元。
目标已明确,号角已吹响。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以国际化的事业和理念,遵循“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按照品种优良、种植区域化、原料基地化、管理规范化、加工工业化、经营规范化、产品高端化、品质特色化、营销统一化的发展方向,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大力促进葡萄酒产业实现转型跨越和科学发展。
■具体措施
2009年,甘肃省葡萄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成立。
2010年,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
同年,甘肃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为产业发展描绘了总体蓝图。
2011年,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组建。
同年,甘肃省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
同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期间,共邀请并接待国内外代表团20多个,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等国,以及国内外经销商4000多人参会,促成9250多万元的销售合作。
2012年,甘肃省制定了《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质量标准》、《河西走廊葡萄酒质量标准》和《河西走廊葡萄酒规范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了行业技术标准。
同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甘肃省武威市“中国葡萄酒城”称号,甘肃武威成为中国第一个被授予此称号的城市。
同年,河西走廊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自2012年8月1日起对河西走廊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面积共100万亩,范围涉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5个市及所属14个县市区116个乡镇和农林场。
同年,以“相约河西走廊 最美葡萄酒乡”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美酒节获得空前成功,节会历时一个月,共接纳27个代表团队和100多家葡萄酒企业,逾4000人参加盛会,总计达成2.5亿元销售业绩。
2010年―2012年,上海保成投资公司,贺兰山葡萄酒公司与武威市合作新建的5000吨榨汁机厂;威龙集团10万吨的世界最大葡萄酒堡和1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紫轩酒业在武威市新建5万吨葡萄酒厂和6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莫高公司与武威市签订的6-8万吨葡萄酒生产线和1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厦门优传酒业投资贸易有限公司拟订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计划书,规划建设以原产地葡萄酒交易中心为主体的国际精品酒庄联盟,预计葡萄酒现货年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世界著名的葡萄酒经销企业美国美百事公司与皇台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及首期合作经营合同,拟在武威投资3-3.5亿元发展普通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葡萄酒庄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和签订。
■招商引资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既是多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对葡萄酒产业不懈培育的结果,也是河西走廊葡萄酒在行业领域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充分证明了河西走廊已成为承接葡萄酒产业西移的热土和能够实现大发展的希望之地。
2010年,甘肃葡萄酒产业拥有超过14万亩的葡萄种植规模,4万吨的葡萄产量,2.8万吨葡萄酒,8亿元的销售额,1.83亿元的利税。销量同比上升33%,销售额同比上升33%,利税同比上升49%。
2011年,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5万亩,增幅31.66%;葡萄产量超过4.2万吨,葡萄酒产量超过3.6万吨,增长23%;销售额突破10亿,增加28%;完成利税2.26亿元,增长23.5%。
2012年,酿酒葡萄酒种植面积增加到24万亩,增幅29.7%;葡萄酒产量达到3.95万吨,增幅10%;销售额超过12亿元,预计增幅20%;实现利税2.6亿元,增幅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