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陇酒风采

甘肃省工商局公布2012年经济违法典型案例

来源: 范海瑞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5日

    2012年,全省工商系统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案件27369件,案值20543万元。其中,不正当竞争案件96件,商业贿赂案件24件、农资案件660件、食品违法案件2689 件、商标侵权案件61件。依法吊销营业执照116户,停业整顿328户,端掉制假窝点426个,查处传销案件7件,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044人。
  3月14日,省工商局公布2012年十大经济违法典型案例,本刊特选登其中八大典型案例,供读者一览,并引以为鉴。
  案例一:武威一企业销售劣质化肥被重罚14.7万元
  2012年2月24日,武威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某农资公司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化肥,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构成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武威市工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化肥129吨,并处以罚款14.707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500元。
  案例二:景泰一家农机经销部商业贿赂被罚3万元
  2012年5月21日,当事人从甘肃河西吉峰农机有限公司调拨不同型号的东方红农用车44台,销售7台,向介绍人支付介绍费600元,当事人获利5500元。当事人以介绍费的名义向中间人或介绍人支付现金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构成了商业贿赂行为。景泰县工商局依法没收当事人违法所得5500元,并处以罚款3万元。
   案例三:永登查处无证炼油厂重罚70余万元
  2012年5月,在未办理相关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当事人张某到永登县柳树乡筹建动物油脂炼制加工点并开始炼制。购进的加工原料和已生产的成品油块随意堆放在临时搭建的彩钢棚水泥地面上,且无相应的消毒、防腐设施,工作人员随意进出原料场地且无健康证明。永登县工商局依法没收成品油块21012 公斤、动物油脂1000公斤,以及炼制设备,并处以罚款70.3902万元。
  案例四:庆阳刘某销售山寨润滑油被罚3.5万元
  2012年5月9日,庆阳市工商局执法人员对位于庆城县莲池开发区刘某经营的钻井设备配件销售门店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销售的“昆仑”系列润滑油外包装涉嫌侵犯“昆仑”注册商标专用权。庆阳市工商局依法没收当事人销售的“昆仑”系列润滑油40桶,并处以罚款3.5万元。
  案例五:白银某医院擅自发布医疗广告被罚2万元
  白银市某医院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情况下,擅自于2012年2月1日在白银公交公司西区北京路妇幼保健院站,利用车站站台设施发布了 “微创外科、胆结石、阑尾炎、胆囊炎”等内容的医疗广告,且广告内容含有疾病名称。白银市工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广告发布活动,并依法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2万元。
   案例六:嘉峪关一保健品店非法传销被罚5万元
  2011年12月29日,嘉峪关市工商局经检分局执法人员对某保健品销售店进行检查时,发现郑某和崔某在店内从事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黑茶宣传和销售,现场查获的资料表明,崔某涉嫌在该店从事传销活动。执法人员对该店涉嫌传销的黑茶、资料、电脑主机、投影机等物品依法查扣,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嘉峪关市工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了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七:张掖武某无证经营网吧被罚5万元
  在未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下,当事人武某于2011年5月25日至2012年6月5日,在张掖市甘州区擅自设立网吧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张掖市工商局对当事人经营的网吧依法予以取缔,并作出了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八:天水某门店经营假酒被罚2.5万元
  2012年4月23日,天水市工商局麦积分局接到举报,称在麦积区桥南某经营门店有假冒的“五粮液”、“五粮春”白酒出售,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涉嫌假冒“五粮液”、“五粮春”白酒32瓶。天水市工商局麦积分局依法没收当事人假冒“五粮液”、“五粮春”白酒32瓶,并处罚款2.50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