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陈树泰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8日
铭刻心中的 陇上第一名
我小时候过年时,父亲总要买一瓶金徽酒。说那是“陇上第一名酒”,这句话我记在了心,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事,以至有了与之半个多世纪的情怀。酒一家人喝半瓶留半瓶,父亲说以后有大用场。一天半夜我受凉,腿抽筋疼得在床上乱滚,父亲拿出金徽酒,烫热后在我腿上使劲搓,一会儿居然好了。我想这是大用场,心中 “陇上第一名酒”的筹码更加重。
六十年代 “三年困难”起,粮油肉糖烟酒实行凭证凭券供应。父亲珍藏的一瓶金徽酒也束之高阁,即便是春节也不例外,说以后有更大的用场。上山下乡我去了河西,在长城塞外农垦兵团磨砺千百个日夜后,到西安去上学。临行时,父亲打开那瓶珍藏的金徽酒,可以说酒香绕梁三日不散。我下决心好好学习,毕业后用工资给父亲买一瓶金徽酒。
七十年代后期毕业分配,我再度去河西。买金徽酒当地还凭券,半年过去尚未攒够。省上借人 “会诊”小钢铁,我报名去了陇南,徽县铁矿石储量丰富,是与钢铁有关的县。当我与其他几人圆满完成任务后春节已临近,晚上厂领导与我们话别,出人意料的派人专门去酒厂,给我们每人代购了一瓶金徽酒。那人对酒厂了如指掌:“南宋名将吴�d在徽县仙人关大败金兵,将士用金盔喝酒庆功,盔徽同音有了金徽酒。”边说边深情看着酒。“酒好在哪里�t”我生怕他停下来。“做酒一是得有好水。古人说‘凡有佳酿、必有名泉’,酿酒的古泉叫‘海眼’,水洁净透明,冬不涸、夏不溢,是‘圣水’。二是酒料要好,高粱、稻米、小麦、玉米样样要精,颗粒饱满。三是工艺流程要到位,是在用‘心’做酒,百年传承、一酒一味。四是酒窖要好,百年老窖加上气候好,起窖时那芳香真醉人……是咱陇上第一名酒啊!”他的话我信,父亲也说过这样的话。第二日我们做出放弃火车卧铺的“享受”,冒雪坐汽车去伏家镇看酒厂、经天水到兰州。腊月这里依然青翠,景色秀美如江南,离伏家镇不远时,雪越下越大,路滑车无法行,痛惜与酒厂失之交臂。长途车无暖气脚冻,路况差人颠,弯道急心悬,翻越秦岭的道真陡。到站人散架了还说值,我想是 “陇上第一名酒”的情怀在心中支撑的。我到家双手郑重将酒交到父亲手,春节与心中的“陇上第一名酒”一起过的年。
八十年代头几年,我所在的央企率先搞承包,工资奖金福利都红火。出差半年临近大年才回来,中间几次过节都发酒。那些酒五花八门:包装花花绿绿富丽堂皇,产地这州那府门第显赫,名称大龙二虎威风凛凛。次日恰遇搞福利人,问及此事他笑话我,现在是电视广播广告时代,都跟感觉走。话不对劲半句多,我赶紧去商场,店员告诉有陇南春,买了几瓶抱回家。金属盖、倒圆台玻璃瓶、中央贴纸端正写着“陇南春”,只有透亮的酒液,让人想到是佳酿。坐广告进来的有些酒,不是干辣、就是寡味,一年“喝倒”一个牌子,买酒和卖酒的人都说地方邪呼!我想是酒邪呼!不禁为金徽酒厂鸣不平,“好酒也怕巷子深”。
九十年代,有些地方买酒跟着感觉还跟“风”走,某明星喝某某酒。一些名不经传的酒,乘“风”破浪首先闯公宴,价格惊人全凭行头唬人,包装挂金镶玉光亮耀眼,当然金玉都是假的。遇上几个“酒家“,一上桌先把裹绸着丝的华丽服装撕一地,搜礼品找打火机,反正个人没掏钱,洒下的倒翻的全当是白水,酒也没了身价。《红楼梦》中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的诗句,使我想到了第一次从酒厂捎回的金徽酒,甘美清爽的口感、沁人心脾的韵味、酒香飘逸中感觉到了地道的酒文化。
进入新世纪,金徽酒再度续辉煌,更上层楼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宣传画和主题词像老百姓日子一样越来越红火。高速公路、车站码头、大街小巷,那金色的谷穗映衬着一个大大的“H”,巨大视觉里闪耀金徽酒系列品牌不凡的气度。我心中的“陇上第一名酒”,终于挥起了名家的大手笔。更多的人喜爱上了她,从相遇相知到相爱。
酒厂搞文化品牌,征集春联。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她有天生丽质的美;数百年传承下来的佳酿工艺,使她又有与众不同的味,悠久历史蕴含的是沉甸甸的酒文化。我学写春联:横批:“春风酒香客至”;上联:“六畜之首、地支生肖、国泰年丰、谷满九州粮仓、喜酿琼浆、泛芳樽玉杯”;下联:“陇南伏镇、海眼神水、世纪金徽、香飘亿家万户、酣饮珍液、何须问牧童?”抒发挚爱。居然得了奖刊登在《兰州晚报》上。酒厂并不知道我心中珍藏 “陇上第一名酒”,童叟无欺的商道,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
我决意二次去徽县,三月流水潺潺、鸟语花香。316国道与昔日天壤之别,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伏家镇很快到了,金徽酒厂也到了。我下车下环视“陇上第一名酒”厂容,朋友从酒厂商店出来,往后备箱装金徽酒,赶上去帮忙。共买了两箱零四瓶,每人一个8,也希望酒厂“发”。募然间,一位艺术家说过的话:“距离产生美!”回响在耳边,我不进去打扰默默筑就如金品质的酿酒人,让这份挚爱永远珍藏在心。车缓缓驶离,心中“陇上第一名酒”的情怀更浓郁,依恋中回头再眺望:沐浴在朝阳里的金徽酒厂灼金般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