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甘肃酒业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3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稳步上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品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作为国粹的白酒业,也发生着一些巨大的变化,高质量、品牌影响力大的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理性消费者的认同。滨河粮液就是其中之一。
17年前,滨河粮液一经上市,其酿造工艺就获得了布鲁塞尔国际酿酒科技博览会金奖,并成为甘肃酒类市场上的一枝独秀,同时让人们永远地记住了这个唇齿留香的品牌。10多年过去了,那些喝惯了滨河美酒的人们,总是不能忘怀那份难以割舍的“滨河粮液”情结。因为人们明白:选择滨河粮液,就是选择品质、选择高尚生活的元素。2009年8月,当滨河粮液被赋以新的内涵重新推出时,其尊贵典雅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品牌魅力再度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焦点。
古法技艺,造就陇酒经典
业内人士都知道,酒质的好坏与酿酒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而滨河集团所在地――民乐有着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酿酒环境,它位于北纬38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秘的原生态酿酒之地。有文字记载的酿酒史可追溯到战国末年乌孙、月氏驻牧时期。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征,至于赤乌(祁连山民乐一带)。赤乌氏的酋长就叫献酒千斛。传说献酒千斛采当地青稞、大麦之类及祁连山神泉之水酿造,其氤氲酒香曾享誉河西走廊。
到了汉代,随着军屯、民屯政策的实行,中原和山西等地的移民纷涌而至,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也带来了先进的酿酒工艺。从此,民乐酒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隋炀帝西征,凯旋而归,在张掖宴请边塞君臣,民乐烧坊就奉酒万担,由此可见当时该地酒业的兴盛。西夏党项人是个嗜酒如命的民族,他们控制河西走廊200多年的时间,使民乐的酿酒、饮酒之风与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民风浑然一体,形成了烧坊多、油坊多、磨房多的“三多现象”,以至于造就了“无酒不成宴”的民俗民风。其中民乐洪水镇烧坊村就是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酿酒中心和优质老窖,它所传承的工艺即是汉代的“酒坛春酒法”。酿酒技艺仅限于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悟”。 梅瓣碎粮、打梗摊凉、回马上甑、看花摘酒、手捻酒液……。历经数十代师徒代代相承,成就了滨河粮液独有的纯古法传统酿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