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崆峒酒业公司 王 勇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0日
仲夏清风如许,端午艾草飘香。
端午佳节前夕,6月6日下午,由平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凉市酒业协会主办,新世纪柳湖春酒业公司承办的端午流觞·崆峒酒文化暨《崆峒酒赋》研讨会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会旨在探究崆峒酒这一平凉本土历史文化名酒历史溯源,梳理崆峒酒文化核心精髓,研讨《崆峒酒赋》文学及文化价值,把崆峒酒及《崆峒酒赋》打造成为平凉历史文化名片和文化象征。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平凉本地知名文化学者专家、平凉市酒类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平凉市酒业协会领导、集团相关部门及酒业公司管理人员共计30人。
平凉日报、平凉市电视台、崆峒区电视台、平凉易攻略、平凉事儿等多家新闻媒体全程报道此次会议。
会上,新世纪柳湖春酒业公司负责人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各位专家表达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之意。同时对崆峒酒历史渊源以及酒业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崆峒酒文化打造情况进行介绍说明,着重表达了作为新世纪酒业人、崆峒酿酒人、柳湖春传承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继承发扬平凉本地悠久酒文化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崆峒酒赋》主要起草人在讲解酒赋创作情况时,从崆峒酒的根、形、神、魂四个节点结合酒赋形成背景、典故引用初衷、文字语句编排、表达思想核心等向与会专家学者进行详细阐述。
来自平凉文化界的各类专家学者纷纷围绕崆峒酒文化和《崆峒酒赋》展开研讨,深度挖掘崆峒酒文化,对酒赋立意、结构、语句、修辞等给与客观评价,提出中肯意见建议。
平凉日报社副总编李建军针对《崆峒酒赋》中经典典故引用和措辞修饰提出个人看法,建议对酒赋中部分文字再次进行斟酌修改。
平凉市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何小龙对《崆峒酒赋》总体给予肯定,对文中个别词句提出修改意见。
平凉市文联副主席马宇龙指出,《崆峒酒赋》整体文笔较好,构思新颖,但仍然对整体架构和核心精髓需要再次提炼,提升作品高度。
原平凉地区文化处处长张清宇称赞《崆峒酒赋》的诞生,是酒业公司继承发扬崆峒酒文化的一次创举,建议对崆峒酒个性亮点再进行润色。同时对酒业公司今后发展诚恳地提出个人建议,一是坚持品质取胜之道;二是重视品牌打造;三是酒业公司今后发展与旅游、养生结合。希望崆峒酒在今后与红牛、金果一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平凉三宝”,打造地方文化名片。
原市政协文史委主任、著名学者茹坚从昆仑与崆峒的历史渊源,提出两者之间关系一脉相传,同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而酒自古就是文士、壮士的精神寄托,因此崆峒酒文化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承载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围绕民族大义、古代边塞文化、古代军旅文化,进行延伸和补充。
原平凉市文化馆纪检组组长崔振世回忆当年学生时代,柳湖春酒厂每次新酒出甑时,周边街区酒香扑鼻,这历史悠久的崆峒酒养育了几代平凉人。对《崆峒酒赋》,崔老师指出只有立意高远、文字简练、朗朗上口的文章才更有生命力。希望新世纪柳湖春酒业公司今后能够始终坚持品质如一,长久发展。
原平凉市方志办主任魏柏树对《崆峒酒赋》给与较高评价,同时也提出希望能够在作品中将平凉当地历史轶闻、名人故事,尤其与酒有关联的历史典故再加以完善,提炼出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美文金句。
原平凉地区博物馆馆长刘玉林指出《崆峒酒赋》整体作品立意较好,文字功底强,语句优美,值得肯定。刘老师在发言中列举历代平凉当地出土文物中与酒文化相关的文物器皿以及其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力证明了平凉酿酒历史的渊源。同时希望酒业公司今后一定要坚持高质量产品,扩大产品宣传力度,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崆峒酒。
原平凉地区群艺馆馆长、著名民俗学家杨柳为全体参会人员讲述在民国时代白酒酿造作坊的生产场景,回忆儿时记忆,讲解关于旧时饮酒的民俗风俗。对《崆峒酒赋》肯定的同时提出平凉山川秀美,好山好水出好酒,这些都是书写崆峒酒的创作源泉。
平凉市文联主席李世恩作为本次研讨会主持人,对“赋”这种文学体裁进行介绍,称赞酒业公司《崆峒酒赋》以古体酒赋形式写就,证明公司对传统酒文化继承发扬的重视。希望酒业公司能够虚心汲取各位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对作品再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达到完美。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关于崆峒酒文化见解以及建议,能够归纳整理,加以消化,应用于崆峒酒今后良好发展。
会议最后,平凉市商务局副局长、市酒管局局长陈志宏在讲话中指出,崆峒酒历史悠久,是平凉本地酿酒行业的标杆。今天各位专家学者云集新世纪柳湖春酒业公司,用文化丈量崆峒酒维度,用文字为崆峒酒画像,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性意见建议,值得学习借鉴,希望酒业公司能够再接再厉,打造完美的精品文学作品,为平凉历史文化传承工作做出贡献。
在本次会议召开前,各位学者专家在酒业公司管理人员的引领下,饶有兴趣的对新世纪柳湖春酒业公司文化博览中心、白酒酿造车间进行实地观摩,了解崆峒酒文化的深厚,观摩崆峒酒酿造工艺,亲身感受崆峒酿酒人秉持匠心,坚守质量,酿造高质量美酒的那份责任感。参观过程中专家学者纷纷欣然提笔,留下墨宝,为崆峒酒送上端午佳节的良好祝愿。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