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甘肃酒业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
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人文为物质注入灵魂,它就不仅是历史的传承,它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酒,在华夏先民的原始信仰中便是这样的载体,这种会燃烧的液体,几乎令先民们痴狂,而这过程中的各种器具,亦随之而衍生成为酒文化的特殊符号。
时至今日,作为储酒用具的木拒在国内尚有极少数酒厂在沿用,古老的拒藏文化同时得以完整保存。
金徽酒,原生态白酒典范,其不凡酒质的形成离不开这位重要的幕后功臣――酒海,它作为原始的储酒工具,与国内以金属、陶瓷或水泥制成容器的方式截然不同,却与欧洲橡木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丝绸之路联通了东西,中国文化和欧洲文明开始融会贯通。中国木柜与欧洲酒桶,是谁先入为主,抑或是谁后来居上,也许我们无处考证。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它们是熟化绝妙佳品的城堡与宫殿。
酒海,古代人酿造白酒时用来储藏白酒的一种大型容器,其盛酒量多,故称“海”。金徽现保存有200多具酒海,其中年岁最久远的出自明代万历年间,最年轻的也70多岁了。这些酒海中,最大的能盛酒3.5吨,最小的能盛酒1.5吨。
2010年,金徽人把酒海移入博物馆,登记造册并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与江南大学携手,把金徽酒业作为科研教学基地,使得穿越了千载岁月的金徽酒保留下最完整的有关味道的记忆。
金徽酒熟化的幕后功臣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饶,为什么金徽的高端原酒依然采用文物级的国槐柜储存呢?
据史书记载,明清时,金徽酒已有相当规模,先民开始用槐木制作酒海。这种酒海陈酿的酒,使酒香醇正,香气更浓,味更醇和。
而槐木又称国槐,作为重要的庭园和街道绿化树种,是吉祥的树种。民间有谚“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寓意吉祥、幸福、美好。
槐木寿命长,耐腐蚀,耐烟毒能力强,对二氧化碳、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性。
槐木芳香独树一帜,科学无法复制,语言无法表达,但个中奥妙只有在品尝之后方可体会。
槐木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槐花还含芦丁、树皮素、槐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有止血降压作用。先民们正是利用国槐这种特性制作酒海,对酒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酒海的制作过程也非常复杂,它内用当地北部山区的构树皮,锤打成装,手工漂制而成的麻纸粘糊多层,这样的传统工艺处理既可以起到滴酒不漏的密封效果,又能使构木和槐木中的有益元素与酒产生交换,起到以拒储酒、以酒养拒的作用。
百年酒海,纳琼浆玉液,穿越历史时空,让酒海里储藏的不仅是酒,更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凝聚着先民的智慧,印证着金徽的功勋,承载着酒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