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陇酒风采

西夏瓷都――西夏时期武威的陶瓷制造业

来源: 甘肃酒业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7日

西夏时武威的陶瓷制造业非常发达。在距武威市城南25公里的古城乡上(古城包括现在的上古、八五、上河三村),就是当时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古城瓷窑)。


  宋代,武威由西夏统治。这个时期是中国陶瓷业的创新、发展、繁荣时期。和西夏邻近的国家辽、金的制瓷业也十分发达。在这些国家的影响下,西夏王朝也建立和发展了以西凉府(武威)上古城为基础的制瓷业。
上古城即今日凉州区古城乡上古村。古代上古城建有两座城,一为窑城,一为云城。杂木(扎玛)一干渠贯穿东西,河之南为窑城,河之北为云城。窑城又分上窑城与下窑城,专门烧造瓷器,一直延续至今。云城是商业贸易城,主要进行商业贸易与瓷器批发销售。相传古城瓷窑最发达时期建有瓷窑48座,每日烧窑的烟雾滚滚上升,集于城镇高空,像云朵一样笼罩了整个城镇,故名之为云城。
  20世纪70年代,属上古城地区的塔儿湾庄第一次发现了一件白釉褐花牡丹纹瓷瓮,瓮腹下部无釉处用西夏文写有“第五号瓷瓮”字样。说明那时已有专门机构管理瓷器生产,并派有文化的人按器物大小分类编号经营。70年代陆续出土了许多盘、碗、杯、瓮、罐、扁壶等瓷器,有些专家认为是元代的,也有专家说是西夏的,众说不一。1984年武威地区组织了文物普查队,经普查论证,认定塔儿湾出土的瓷器是西夏时期烧制的。
  1992年秋,当地群众在塔儿湾修建村校,修整地平时又出土了一大批西夏残破瓷器与死人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