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庆阳市酒类商品管理局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5日
――庆阳市酒类商品管理局2017年工作安排意见
【编者按】近日,庆阳市酒类商品管理局印发了《2017年工作安排意见》,围绕当前酒类商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工作思路和重点,引导全市酒管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促进市场监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条例》,着力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着力加强市场监管,着力推进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进一步突出市场监管重点,提高监管质量,促使全市酒类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
主要目标
全市酒类批发企业持证率达到100%;酒类违法违纪案件查结率达到100%;散装白酒经营者购销协议备案率和《散装白酒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率均达到100%;“庆阳市酒类批发销售专用票据”使用率达到95%;新进酒品抽检率达到20%;乡镇酒类市场检查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发生毒酒致死致残事件。
重点工作
(一)着力加强市场监管,不断优化酒类市场消费环境
一要下移工作重心,着力抓好中低端酒类市场监管。通过近几年市县(区)酒管部门持续不断打击假冒伪劣酒品,目前市场上以茅台、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的高端假冒酒品数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以西凤六年、牛栏山二锅头、茅台王子为代表的中低端假酒却不断增多,查处难度日益加大。为此,2017年各县(区)酒管部门要把查处中低端假冒酒品作为工作重点。要调整工作思路,下移工作重心,把小卖部、小商店、小饭馆作为市场检查的重点,加大检查次数和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曾经发现过假酒的经营门店,要回头查、经常查、反复查,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提高违法经营者的违法成本。要把物流中心、快递公司、货运站纳入检查范围,对制售假冒伪劣酒品的不法分子,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假酒案值较大、屡教不改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使假酒无处藏身。二要突出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乡镇和城乡结合部酒类市场监管。城乡结合部和乡镇酒类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酒类市场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全市酒类市场管理的软肋和短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个别县酒管部门对乡镇和城乡结合部酒管工作思想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高、措施办法不多。要充分认识做好乡镇和城乡结合部酒类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务实有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检查计划,靠实工作责任, 切实把乡镇和城乡结合部酒类市场管理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县域面积较大、酒管人员相对较少的县,要主动加强与县、乡食药监部门的衔接,争取配合与支持,开展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确保乡镇酒类市场不出问题。三要加强对重点时间节点的检查。在做好日常巡查的同时,采取市县(区)自查与市县(区)联查相结合、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相结合、宣传教育与处罚打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期间酒类市场检查整治的力度。西峰区酒管局要加强与市酒管局的配合协作,科学分工,信息共享,共同管好西峰城区酒类市场。西峰、环县、华池、庆城四县还要加大春节前后黄酒市场的检查。四要不断探索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2016年11月3日,国家商务部清理废止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酒类管理出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为维护全市正常的酒类生产流通秩序,切实维护广大酒类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全市人民饮酒安全,防止因国家政策调整而引起酒类市场监管缺失形成监管漏洞,危害群众利益,决定在全市实施酒类商品批发销售专用票据管理制度,以弥补《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退出后酒类市场管理手段的缺失。各县(区)酒管部门要结合市场检查实际,指导酒类经营者建立《酒品购销台账》。《酒品购销台账》要能反映出酒品的来源和去向,督促酒类经营户认真填写和使用,每次市场检查时向酒类执法人员主动出具。酒管部门要建立市场检查原始记录,每出一次市场或每检查一户企业,都要注明检查的时间、地点、执法人员、经营者姓名、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处罚决定等。市局在年终考核时,将把票据管理使用、购销台账和原始记录作为一项主要考核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对没有建立台账或台账不健全的视为工作不力或不作为,年终考核不能参与评优选先。
(二)着力抓好酒类管理制度的落实,规范酒类流通秩序
一要严格酒类批发许可证审核办理。酒类批发许可制度是酒类商品进入市场的总开关。各县(区)酒管局要严格按照精简后的酒类批发许可证办证条件,对初审材料严格审核,严格把关。要亲临现场查看经营地点、经营面积和仓储设施。对存在挂靠经营、无库房、无经营门店的经销户一律不得上报。要严格落实谁核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欺上瞒下,有意套取酒类批发许可证的经营户要取消批发资格并追究初审人的责任。继续推进酒类商品批发许可证年审制度,加强对酒类批发经营者的动态管理,及时取消不参加年审或不符合条件企业的批发资格。要加强对不再从事酒类批发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批发证注销后仍继续从事酒类批发业务。二要加强对散装酒的管理。散装酒是酒类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酒类商品安全事故的多发点。要严格落实散装白酒批量购进申报审核制度、购销台账管理制度和经营者购销协议备案制度,确保全市散装白酒消费不出现任何质量安全问题。三要加强酒品抽检工作。要按照《庆阳市酒品抽检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酒品取样标准、取样方式、取样数量、抽检次数、抽检费用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要现场进行抽样封存并送检。此外,还要加强对啤酒的抽检。
(三)着力扩大宣传教育,营造酒类市场管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要加强酒类法规宣传。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各种节会,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悬挂横幅、设立展板、散发资料、现场咨询、真假酒鉴别讲解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酒类宣传咨询活动,大力提倡科学饮酒、文明饮酒、健康饮酒的好习惯,提高酒类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二要重视宣传,全面推广落实票据管理制度。要充分认识建立酒类票据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加快宣传力度,可把《实施办法》印制成彩页,利用市场检查等各种机会向酒类经营者和消费者散发,确保宣传不留死角,不断提高使用率。三要继续发挥“庆阳酒业管理信息网”在宣传上的主阵地作用。庆阳酒业管理信息网的创办,为酒类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享酒业信息、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但目前还存在着县(区)报送信息少、网站点击率低、内容更新速度慢等问题,没有真正起到宣传酒管部门和酒类企业的作用。为了加强网站建设,要求每个县(区)酒管局每月向网站报送至少一条有价值的信息,每季度报送一份本区域内酒类管理、经营、消费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或经验交流材料,同时,鼓励酒类经营者向网站投稿。各县(区)要指定一名业务人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市酒管局一般性文件、通知、公告都通过庆阳酒业管理信息网发出,不再纸质印发,各县(区)酒管部门要随时关注、浏览网上信息。
(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
加强酒类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各级酒管机构履行酒类市场管理的根基。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提高,一切都是空谈。要不断适应酒类管理工作的形势和变化,着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公道正派的执法队伍。要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理念,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注重酒类法律法规学习,注重识假打假知识学习,注重向实践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业务骨干学习。在打假知识上,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在巩固“茅五剑”等国家名优酒品识假辩假知识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学习掌握西凤六年、牛栏山二锅头等中低端酒的防伪标识。要加强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及政策性、理论性文章的学习,努力使职工的思想紧跟时代节拍。要减少玩手机、发微信、玩电脑和网上阅读的时间,克服手机依赖症,多读原著原文,多看纸质材料和文件,对重点著作和文件要反复研读,力求掌握精神实质,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要自觉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多读书,读好书,强化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五)着力做好酒业协会换届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按照《庆阳市酒业协会章程》有关规定,今年三月份计划召开市酒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和三届一次理事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协会领导机构。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市酒管局、市商务局等在协会兼职的人员将全部从协会退出,不再担任协会领导职务。因此,庆阳市第三届酒业协会将产生一个完全由协会会员组成的领导机构,实行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发展,切实发挥市酒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弘扬酒类文化、促进酒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市酒管局要继续加强对市酒业协会工作的指导,县(区)酒管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确保协会换届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六)着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要增强责任意识。要以确保辖区内城乡居民的饮酒安全为己任,牢固树立酒类商品是特殊商品必须严格管理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敬畏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二要抓好任务落实。各县(区)酒管部门要按照《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按照同市局签订的《2017年酒管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对本区域内的酒管工作早谋划,早安排。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把工作任务分解到股室、具体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着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