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红川酒业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6日
红川的“变”与“不变”
当下,面对宏观经济、社会消费、白酒行业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压力,酒企、经销商、零售终端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迎来的是又一个周期性的调整。作为老字号、好品牌的红川,坚信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以时间积淀的“变”与“不变”去应对周期。
“不变”之一:对于行业常怀敬畏之心。
白酒行业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行业,现代意义上的“白酒”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的概念。作为具有弱周期的行业,其行业周期与宏观经济具有同周期性特点,且一般滞后于经济周期1—2年,改革开放以来,白酒行业主要经历了1989—1992年,1998—2003年,2012—2015年,三次主要调整期。红川酒业作为第一批国有化改造而来的企业,努力做到“酒品”与“人品”的统一,始终坚守“踏实做人,认真酿酒”的理念,坚持“因为纯粮,所以自信”的信条,对于白酒行业与消费者常怀敬畏之心,坚信“民以食为天”与“食品安全大于天”,在全国不到三分之一的纯粮酿造白酒阵营里,红川酒就位列其中。
“不变”之二:持之以恒坚守匠心品质。
千年古酿红川酒,百年匠心金品质,对产品品质的坚守,已刻到每一个红川人的骨子里,甚至已成为一种“信仰”。在酿酒过程中,红川人从剥窖、起窖、拌粮、上甑、摊晾、下曲到入窖都以纯手工技艺为主,虽有机械设备配合,但是其始终离不开“人力”这一核心要素,近年来更是持续加强对纯手工技艺和传承人的保护工作,2017年,红川酒传统酿造技艺也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变”之三:孜孜不倦践行社会责任。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红川酒业谨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始终不渝践行初心使命,这些年先后在城乡建设、抗灾救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累计捐赠近1亿元,被中国红十字会颁授“奉献奖章”、全国工商联授予“疫情防控突出贡献”荣誉称号。
“变”之一:酿酒技术的与时俱进。
红川酒酿造技艺发端于元朝的“春和涌”烧坊,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吸纳四大名酒酿酒之工艺,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家酿造工法,高温制曲、低温发酵、恒温贮藏,还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实施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在内的企业标准化体系,使得红川酒业在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变”之二:产品家族的丰富完善。
近年来,中华老字号走进新时代,驶入快车道,在狠抓产品质量与精准市场营销“双轮驱动”下,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与体系,形成了“红川”与“成州”两大品牌,锦绣陇南、金成州、金红川等六十余款产品,包装设计、容量、度数、价格带愈发完善,覆盖高中低各消费者群体,能够更好地满足各种消费需求。
“变”之三:品牌影响的持续提升。
经过2008年改制后的十余年快速发展,红川酒业已经从一家地方性酒企、区域性品牌成长为陇酒领军型企业(十大品牌)、甘肃民营企业营收50强及诚信纳税十强、全国白酒生产企业百强、全国白酒品牌价值200强,随着年产1.2万吨纯粮原浆酒项目的建成,企业的地位、影响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深知,尽管脚下的路并非坦途,未来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面对又一轮行业调整期,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变”与“不变”的哲学,唯其变化,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唯其不变,才能有“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底气。
(来源:红川酒业)
(编辑:小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