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甘肃酒业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13日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千百年来,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一直是国人不懈的追求。千百年来,山和水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世事重重叠叠山,人心弯弯曲曲水”,尽管茶有茶道,酒有酒道,但山和水却是茶和酒的精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此语道出了酒与山水之间的关系。如同“天下名山僧占多”一般,但凡中国的名酒之乡,都有好山好水。山水培育了酒的风骨,山水赋予了酒的豪迈。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起金徽酒的故乡徽县的山,不能不说徽县的兑山。徽县的兑山虽然不高,但在历史上却是大大有名。相传八卦是伏羲创立的。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兑山即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八卦中的一个地理标志的。据明嘉靖本《徽郡志》“兑山”条注云:“在废栗亭县境。尧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 兑山,在今徽县栗亭西,兑山,又名首阳山、朝阳山、五凤山。其山由五座山峰环峙而成,传说每个峰顶踞一凤,替西伯日夜观察天象。因此,兑山下村庄又被称之为凤凰村。杜甫诗中的“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即指此处。上有朝阳洞,其谷曰昧谷。兑,取兑卦西方之义。《书经・尧典》:“尧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和仲,尧帝时治西方之官,司秋天之政的大臣,史称,西伯。由上述可知,西伯的府宅就构筑在栗亭的兑山上。上古时,人们地域观念极度有限,尧时人们把今栗亭兑山看成天边了。古人以为日出于扶桑,没于昧谷。故《淮南子 ・天文篇》云:“日出于�D谷(即汤谷),浴于咸池(即天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至于蒙谷(即昧谷),是谓定昏。”更认为太阳落到昧谷的虞渊后,又轮回到�D谷,周而复始,循环无尽。兑山如此厚重的文化内涵使它在众多的山峰中一枝独秀,名垂史册。就连诗圣杜甫在诗中都感慨道:“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参加“金徽之旅”生态游的嘉宾
风景优美的金徽厂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