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时政

独家│“全国质量奖”23年花落9家酒企,品质是所有酒企永恒追求

来源: 酒道说酒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7日

7家白酒企业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奖”



12月1日,贵州茅台获颁第20届“全国质量奖”。


这不是酒企第一次获此奖。


自2001年设立全国质量管理奖(后更名为全国质量奖)至今,该奖项已经走过了20届、23年——2001-2017年(第1至17届)为每年评选一次,2019年(第18届)起,改为每2年评选一次。


酒道说酒(ID:zhjd99)查阅了历届全国质量奖获奖企业名单,23年来,先后有9家酒企荣获“全国质量奖”。


最早荣获“全国质量奖”的酒企,是茅台和五粮液,二者均于2003年首次获奖;


荣获“全国质量奖”届数最多的酒企,也是茅台和五粮液。五粮液分别于2003年、2011年、2021年获奖;茅台分别于2003年、2011年、2023年获奖。


除了茅台和五粮液,其余7家获颁“全国质量奖”的酒企分别是:


●舍得酒业(2009年第9届)


●景芝酒业(2014年第14届)


●今世缘(2017年第17届)


●习酒和衡水老白干(2019年第18届)


●劲牌(2021年第19届)


●华润啤酒(2023年第20届)


除开劲牌和华润啤酒,23年来共有7家白酒企业获颁“全国质量奖”。


其中,获奖的“全国名酒”企业计有茅台、五粮液、舍得酒业,可谓实至名归。


倒是景芝酒业、今世缘、习酒、衡水老白干4家白酒企获此殊荣,有点斜刺里一军飙出的意思。


白酒江湖就是这么好玩。


只要你待在牌桌上,就有“翻盘”的机会。麦肯锡管这叫“坚持竞争不出局”。只要不出局,就有得玩,而且是与大佬们一起玩,是不是爽歪歪。


全国质量奖,当然是分量很重的一个奖项,网络上对此有很多介绍,这里就不科普了。


白酒的酿造,不管是浓香型,还是酱香型,不管是茅台酒,还是五粮液,还有诸多待解之谜。所以讲,品质是酒企永恒的追求,酒企要下的功夫,还多着呢。


下面,聊聊与浓香型白酒品质相关的话题。


咱们看看浓香型龙头和酱香型老大,这两家领袖酒企在基酒生产上的概况是:


一,目前,前者基酒总产量大于后者。年报显示,2022年二者基酒产量分别是10.43万吨和5.68万吨。


[5.68万吨是茅台酒基酒产量,不含系列酒基酒产量3.5万吨。待系列酒扩产产能全部投产后(3万+1.2万吨),茅台酱香系列酒+茅台酒基酒总产量将会追上或阶段性领先浓香型龙头实际产量(按照规划,其十四五末期产能或达20万吨)。“或阶段性领先浓香型龙头实际产量”是推测,会不会发生,还需要追踪两家酒企今后年报披露的实际产能数据。如果十四五末期产能如期达到20万吨,那么,浓香型龙头总产能妥妥领先酱香型龙头总产能];


二,前者高端基酒(特、优级基酒)产量,大约是后者的35%——从这个角度来说(即基酒名酒率),前者的高端酒(指成品酒),比后者更具稀缺性[2022年销售量数据显示,前者销售量为32768吨,后者为37901吨]。所以酒道说酒的观点,从高端基酒产量供应来讲,浓香型龙头比酱香型龙头更具稀缺性。



阅读过白酒T6酒企年报的投资者都知道,几大浓香型头部酒企基酒产量都很庞大。那么,为什么有的浓香型头部酒企,可以走经销商开发产品之路,有的却不能?


开发门槛高的头部酒企,对开发产品出厂价敢于“高开”,这与自身主序列产品就形成了一定的“错位”发展;


早前,开发门槛低的头部酒企,开发产品的价格一个比一个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成堆的低价开发产品涌到市场上,有没有“杀敌”(围殴竞品)不知道,但对自身主导产品形成了冲击倒是真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无疑对自身主产品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和破坏。


为什么有的酒企“开发门槛高”?因为品牌价值足够“硬核”,核心品牌具有足够强的拉动力。在此优势支撑下,他们只对社会资本开放“无关主产品”的产品开发权。比如,开发产品名字可以叫“龙腾虎跃”、“前程似锦”等等,但不允许以主产品的前缀+或+后缀的形式命名。这样的产品开发思路,既充分整合利用了社会资源资本,又保护了自身主产品,是多赢的局面。


而彼时开发门槛低的酒企,由于核心品牌的拉动力不是很强,不得已只有降低开发条件和门槛,甚至不惜允许开发产品以主产品名称前缀+、+后缀的形式命名产品名称……


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当开发产品过多,传统舆论语境里,就出现了一个讨论,即:头部酒企实施的开发产品战略,到底是“多子多福”,还是得不偿失?


有营销咨询人士认为,经销商开发产品,是对核心品牌的透支。


酒道说酒理解,只对社会资本开放“无关主产品”的产品开发大门,此种方式,不仅不会对酒企核心品牌造成伤害,反而是多赢的局面。


为什么是多赢?


从浓香型白酒基酒摘酒、分级的角度来说,特优级以下的基酒(含普通基酒),需要一个出处。


有人说,把它们(普通基酒)贮存起来,放个三年五载再说。


烤(摘)出来的基酒本身的质地,与贮存的时间,二者之间的关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好比是人的长相与打扮,长相是根本,打扮只能“锦上添花”。


人丑了,再怎么打扮,还是丑(人丑多读书);图片


人俊了,稍加打扮,更加光彩照人。


简单粗暴地说,特优级基酒(中、高端基酒),贮存的时间可以长一点,比如在陶坛里贮存两三年左右时间,品质是好上加好;而普通基酒,则没有长期贮存的必要。


从减轻库容压力的角度来说,目前几个头部浓香型酒企的基酒产能都很大,你把大量的普通基酒长期贮存起来,根本不现实,因为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存放。


酒企的储能(场地),主要是用来贮存中高端基酒的,普通基酒一般是当年烤当(次)年销(一部分),以使库容保持在合理水平。


讲个题外话。


无论是茅台酒厂,还是五粮液酒厂,都有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出了这个“圈”,酿酒微生物密码就不灵了……


因此,茅台、五粮液所在的“地盘”,堪称寸土寸金,好钢自然是要用到刀刃上(增加陶坛库容,不锈钢大罐库容维持在合理水平即可)。


没有人能计算出,茅台、五粮液所在地的地租价值增长有多么惊人。但比地租更具价值的是它成就了茅台酒、五粮液之地理资源垄断地位。


此种可以独享几百年、几千年的地理红利,与高贵的品牌血统、庞大的优质基酒储量等一道,构成了茅台酒、五粮液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跑的有点远了。


由上可见,对少数浓香型头部酒企而言,有序放开开发产品,将开发产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予以长期发展,条件上具备(强大的品牌拉动力、充足的基酒储量)、战略上应该(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经营上需要(梯次配置、群狼共舞、合力竞争、扩大产品市占率)。


这里需要说明几点:


①浓香型龙头酒企对基酒的分级,比普通酒厂严苛。比如,浓香型龙头酒企的一级酒,品质可能优于普通酒厂的特级、优级酒。


②浓香型龙头酒企的开发产品,品质可能优于普通酒厂高档以下产品,甚至优于其高档酒。


③普通酒厂也出好酒,但量有限,因为本身的“吨位”就不大。


核心逻辑是:一,酿酒技艺,头部酒企酿酒技艺更精湛,科技实力、人才实力更雄厚,产质量更高;二,窖池年龄和数量,头部酒企20年以上的老窖池数量更多。窖池新、老之分,如果以高标准的20年窖龄划线,普通酒厂的窖池,多数是新窖,这是“硬伤”,只能靠时间来弥补。


总之,充分、完全的市场竞争,其中一个要义是,品质高一级的产能,最终一定战胜品质次一级的产能。


只是,市场也有打盹、失效的时候,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来源: 酒道说酒)

(编辑: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