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资讯

河西走廊五凉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来源: 丝路遗珍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1日

五凉文化,是五凉时期繁荣于河西走廊,经北魏重新引入中原地区,至隋唐振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继绝扶衰,承前启后,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丝路飞天


汉武帝置河西四郡,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丝绸之路开通后,随着来自中亚地区的粟特九姓胡人的进入,河西走廊成为商业民族粟特胡人重要的聚居地,沿着河西走廊重镇沙州(敦煌)、瓜州(安西)、肃州(酒泉)、甘州(张掖)、建康(高台)、凉州(武威)一线,形成入华胡人定居的外来文明景观。


中亚粟特胡人进入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胡商云集


东汉及魏晋,中原地区战争连年不息。而河西地区社会安定,大量中原人口迁入河西走廊。随着人口迁入,中原悠久的历史文明成果随之输入河西。大批侨居河西的中原学者和本土士人传习学业,辛勤耕耘,河西走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先进文化与西域和西方外来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以佛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也开始大规模地在河西走廊传播,宗教、文化、艺术、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各个方面广泛这里交流融合,河西走廊在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此时的河西走廊呈现出文化兴盛、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河西历史上空前的文化高峰,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五凉政权提供了文教振兴和学术昌明的条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绵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西域音乐舞蹈传入

龟兹乐舞传播流行


一百多年间,河西地区继承发展中原文化,吸收借鉴西域文明,文化艺术领域,无论是学术著述、文学创作、佛教传播、教育事业、造就人才等方面,都有十分可观的成绩。五凉时期河西走廊的文化在北中国居于了领先地位,河西走廊形成了学风浓郁,人才辈出的局面。


河西走廊学风浓郁


“文教兼设”是五凉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


五凉各政权创立者都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首先是张轨和李暠,他们一个出身陇右著姓,一个出身陇西世族,各有家学底蕴。其次,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都分别生于氐、鲜卑、匈奴酋豪家庭,擅长弓马战阵,又长期生活在汉族文化圈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汉化,并且钦慕华风,倾身儒雅。正因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懂得文化教育对政治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五凉都积极推行“文教兼设”的举措。五凉的“文教兼设”政策及举措概括为三个方面。


郭瑀在临松薤谷(今马蹄寺一带)讲学


一是敦崇儒学和振兴教育。张轨立国开始,就敦崇儒学,开始振兴河西文化教育。恢复学校教育制度后,张轨又延聘人才,下令郡县举荐“高才硕学,著述经史”者,以备选拔擢用。这样将文化教育学术与察举征辟结合起来,鼓励士人倡导尚学风气,推动河西文化开始走向繁荣。前凉之后,南凉、西凉、北凉也都各按其国情需求,将兴学重教作为立国之本。学校教育制度的恢复完善,为五凉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助于各政权的文治开展。同时,由于崇儒重教,推动了民间授学和著述之风,河西地域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二是重视人才,优礼士人。对于知识分子,无论在朝在野,无论世居河西还是来自中原,五凉政权对他们都是以礼致之和量才擢用。对有造诣的知名学者,则给予政治殊荣,并为之创造治学条件。因此士林人物除矢志隐逸者外,都甘心为当政者效力。中原学者及其世家子弟“避地河西”期间,无一例外都受到张轨及其他五凉统治者的礼遇。这在凉州学者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张轨对宋配,秃发檀对宗敞,李对刘,沮渠蒙逊对宋繇,都有礼遇佳话。

三是倡导民间学术文化。五凉时期,河西诸郡士人云集,文化氛围浓厚,民间教育家和学者辈出。五凉各政权积极的文化政策及振兴文教的举措,对民间的文化学术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原先已呈抬头之势的民间授学和著述之风,与正在恢复发展的官学和官方学术活动百花争放,形成了五凉时期河西文化教育多元化格局。


学术昌盛的五凉文化


五凉政权积极的文教政策,和大批文教学者的辛勤耕耘,使河西走廊在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五凉时期开凿的金塔寺内飞天


经学方面。五凉经学精英辈出,学术成果累累。郭瑀的《春秋墨说》《孝经错纬》、刘昞的《周易注》是代表之作。张湛、宗钦、段成根以《左传》卦解《易》,阚骃注王朗《易传》,使“学者藉以通经”。江式《古今文字》一书,更是将中原学术与河西学术融会贯通。

史学方面成就卓著。五凉时期,官私修史之风皆盛。前凉首创五凉史官制度,其他诸凉政权继承。官修史书著名者有前凉索绥的《凉春秋》,北凉时期刘昞的《凉书》和《敦煌实录》。私修史书最著名的是阚骃的《十三州志》。官私修史,使这一时期正史、稗史、实录、风俗记等各种类型和体例的史书琳琅满目。

文学方面,流传至今的五凉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但见于史籍的书目不少,诗、赋、散文皆有。诗作当推张骏《薤露行》《东门行》和女诗人苏蕙的《回文诗》。赋作为汉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形式,同样为五凉文学家们所擅长。西凉李的《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客赋》等作品,以表现对兵难繁兴、世道沧桑、时俗喧竞的感伤为内容,在五凉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其《诫子书》《上东晋朝廷表》与刘的《靖恭堂铭》则是散文名篇。


五凉时期开凿的武威天梯山石窟


五凉对佛教东传发挥过重要作用。五凉统治者多崇信佛教,吸引东来西往的佛教僧侣驻足河西。竺法护、佛图澄、鸠摩罗什、昙无谶、师贤、释惠高等名僧大德都与河西有关。河西有不少僧侣如沮渠京声、道泰、宝云、法盛、僧表等前往西域求取佛经,中原与江南也有许多僧人如法显、智严、法勇、支法等经河西前往西域求法,这使敦煌、姑臧成为当时重要的译经中心。


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


五凉时期河西艺术宝库中瑰宝荟萃,灿烂夺目。一是石窟艺术和墓室壁画。河西走廊石窟艺术自不必说,嘉峪关、酒泉、高台等地发现的壁画墓中,有很大一部分为五凉墓葬,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河西石窟艺术有联系。二是音乐舞蹈。五凉时期,西域乐舞传入河西,经加工改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舞蹈艺术形式“西凉乐”。三是以姑臧为代表的城市建筑艺术。自张轨修筑姑臧城开始,张轨子张茂在其父基础上对姑臧城进行修缮。张骏建了以谦光殿为中心的庞大建筑群。截止北凉灭国,姑臧城“大城之中,小城有五”,结构已与唐代相近。姑臧城中的建筑,除灵钧台、谦光殿及直省内官寺署外,还有闲豫堂、永训宫、万秋阁、龙翔殿、融明观等。史载前凉姑臧城“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姑臧大城周长为二十一点四里,小于三十里的西晋洛阳城,而与二十里余的东晋建康城相当。


五凉文化的重要历史贡献


五凉文化的重要地位及历史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兼容并蓄,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吸纳了当时中国传统文化菁华;二是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保存了因战乱而在中原一度中断的中国传统文化。

张轨建立前凉后,课农桑,兴文教,一时间,“中原避乱来者日月相继”,使河西走廊成为荟萃东西人才与文化成果的摇篮。东西方各种文化汇聚河西走廊,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相学习,不同学术与流派互相切磋,相互交流,河西文化更显璀璨与宏丽。北魏统一北方并迁徒河西豪望时,他们又大都迁居平城,中原大地从此激荡起河西文化的波澜。


五凉文化对北魏、隋、唐诸代形成重大影响,首先基于北魏继承了五凉文化成果。五凉文化直接给北魏带来了多元文化格局,形成了继绝扶衰的政治礼仪和各种典章制度,影响开创了北魏文教政治新局面。孝文帝依靠河西五凉李氏后裔和旧臣士人,继承建立了北魏乐仪制度和国家律令、典制、朝仪、官制制定,融会借鉴了五凉时期的文化成果。

陈寅恪先生指出:“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曰梁、陈,三曰(西)魏、周……至北魏取凉州,而河西文化遂输入于魏,其后北魏孝文、宣武两代所制定之典章遂深受其影响,故此(北)魏、(北)齐之源其中亦有河西之一支派。”“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来源:大家酒评)


(来源:丝路遗珍)

(编辑:小剑)